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精确定位误差0.3米,准确掌握井下坑道工作人员的位置,符合并满足2021年煤矿安全新标准,实现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细算起来目前只有四相科技UWB融合定位能根本上解决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在定位精度、信号强度和系统稳定性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对井下人员和设备的实时定位,定位精度达到厘米。那么,对于井下能全面覆盖定位的无线通信有什么特殊要求呢?
矿用人员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特殊要求
1.矿用人员定位系统无线通信除应满足传输速率高、时延小、并发数量大、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要求;
2.需无线全覆盖煤矿井下长达10余千米的巷道。煤矿井下巷道长达10余千米,巷道中布置有机电设备、车辆和行人,需无线全覆盖;
3.无线发射必须本质安全防爆。煤矿井下有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无线发射必须本质安全防爆,无线发射功率受限。因此在井下所有定位设备也必须满足防爆要求;
4.无线工作频段不宜过高。矿井无线传输衰减大,受巷道断面、分支、弯曲、支护、电缆等影响,无线电传输衰减模型复杂多变。无线工作频段越高,传输衰减越大,传输距离越近,绕射能力越差。在本质安全防爆条件下,无线工作频段大于2.4 GHz时,煤矿井下无线通信距离小于800 m。
5.无线传输宜具有一定的绕射能力。采煤工作面布置有大量的液压支架,以及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带式输送机、液压泵站、移动变电站等。掘进工作面布置有掘锚机、带式输送机等。巷道中有带式输送机、电机车、胶轮车、绞车、开关等。煤矿井下空间狭小、设备多,难以保证无线视距传输,无线传输宜具有一定的绕射能力。
6.抗干扰能力强。煤矿井下大功率电气设备启停、大功率变频设备工作时电磁干扰大,为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矿井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应抗干扰能力强。
7.移动性要求不高。煤矿井下人员及车辆移动速度慢,对无线通信移动性要求不高。《煤矿安全规程》[9]规定,采用无轨胶轮车运人时运行速度不超过25 km/h,运送物料时运行速度不超过40 km/h。
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实现主要功能
煤矿人员精确定位系统采用UWB技术,通过在煤矿关键地点安装摄像机、图像分析终端等设备,利用智能化视频识别等技术,实时监测分析矿井出入井人员、人数变化及煤矿生产作业状态等情况,及时发现煤矿异常动态,自动生成、推送报警信息,实现全天候远程监测。
作业人员的自动考勤及超时报警;
作业人员入井身份唯一性核实;
作业人员动态分布及定位监控;
通过点检检查功能,准确了解各岗位人员下井巡检路线及到位情况;
作业人员靠近危险区域报警及事后跟踪管理
车辆安装特定识别卡,形成车辆定位,并且可以防止车辆与人员碰撞。
矿用人员定位系统是四相科技基于UWB定位技术自研煤矿人员精确定位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煤矿井下人员、设备等的智能监测,实现了煤矿智能管理模式。
推荐阅读:
建立并完善矿山智能辅助运输系统,是对井下通畅、便捷、高效运输工作的保障,更是对矿工生命安全的保障。四相科技井下人员/车辆精确定位系统,通过UWB高精度定位、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助力矿企智能调度运输车辆、规避巷道拥堵。矿井运输安全形势严峻车辆精
天然气是国家能源结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生产、存储及输送环节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面对复杂生产环境、密集人员分布以及作业人员频繁的室内外移动,实现高精度、无缝的位置定位成为保障人员安全的必要前提。长北处理厂定位项目长北处理厂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