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矿山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和29.3%,较大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大幅下降66.7%和84.2%,为近十年同期最低,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智能化安全管理成效显著。其中,矿用人员接近防护系统(井下危险作业区电子围栏)是井下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2024年,为汲取事故教训,防范井下采煤机、掘进机伤人事故,山西局等部门要求全省煤矿在9月30日前完成井下危险区域电子围栏安装,强化井下危险作业区域管理安全管理。
四相科技矿用人员接近防护系统UWB人员身份识别方案,可融合不同电子围栏技术,在实现预警区域、危险区域分级报警管控的基础上,还能满足政策和实际场景中对人员身份识别的需求,支持不同报警逻辑组合,减少误报警和非必要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以及无权限人员误操作设备事故发生。
方案功能
在系统监测范围内,可灵活划定预警区域、危险区域和工作区域电子围栏,通过预置权限的人员标识卡与声光报警装置联动,实时触发人员越界预警以及人员身份识别,实现分级管控的智能防护。
预警/报警区域:人员进入预警区域后,可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人员立刻离开。
危险/停机区域: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停机区域后,可发出声光报警,设备自动停机,无法操作。
工作区域和身份识别:
若检修人员进入溜煤眼或煤仓口等停机区域,设备不停机,不影响生产;
本机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区域,进行声光报警并停机;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进行声光报警并停机,减少事故发生。
系统方案组成
四相科技矿用人员接近防护系统(UWB人员身份识别方案)可融合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可见光摄像仪AI识别、红外热像仪AI识别以及UWB高精度定位测距技术,灵活配置,高性价比。其中UWB人员身份识别系统由UWB人员身份识别器和UWB标识卡组成。
矿用本安型UWB身份识别器
矿用本安型设备,用于煤矿井下特定场景下人员识别(需佩戴对应标识卡)、与标识卡测距,并通过开关量、RS485接口或CAN等通信方式输出报警值及测距信息等。
矿用本安型人员标识卡
矿用本安型设备,是定位系统中由人员佩戴的终端,标识卡有手表型、信息矿灯型、带屏腰卡型,与UWB身份识别器共同完成人员识别和测距的功能。
连接拓扑
方案优势
目前市面上电子围栏方案主要采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可见光摄像仪AI识别、红外热像仪识别等技术手段,但大多技术单一,不适用于所有场景设备,且无法实现人员身份识别功能。
四相科技矿用人员接近防护系统(UWB人员身份识别方案)适用于掘进工作面掘进装备、锚护装备、辅助作业装备以及溜煤眼/煤仓上下等所有场景设备,不受井下环境影响,360°无死角覆盖。且可针对井下不同场景和设备,采用不同方案组合,兼顾成本需求。
在矿山智能化安全管理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四相科技UWB人员接近防护系统通过精准测距、智能识别和分级管控,有效减少了煤矿生产安全隐患和误报停机带来的生产损失,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了井下危险区域管理的效率与可靠性,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新标杆。
随着《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等政策深入推进,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已成为矿山智能化改造的强制性要求。不论是政策强制要求,还是实际风险管控以及数字化建设的数据需求,区域定位均渐渐无法满足。新田
四相科技矿用人员接近防护系统UWB人员身份识别方案,可融合不同电子围栏技术,在实现预警区域、危险区域分级报警管控的基础上,还能满足政策和实际场景中对人员身份识别的需求,支持不同报警逻辑组合,减少误报警和非必要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以及无权限人员误操作设备事故发生。
2025年4月3日,应急管理部印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仓库安全管理部分建设技术指南》,文中提出了对烟花爆竹企业人员定位的建设要求,要求实现库房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核定人数时的报警功能。作为高危性传统产业,烟花爆竹行业在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