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等政策深入推进,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已成为矿山智能化改造的强制性要求。不论是政策强制要求,还是实际风险管控以及数字化建设的数据需求,区域定位均渐渐无法满足。
新田岭钨业定位项目
湖南有色新田岭钨业是世界500强中国五矿集团骨干子企业,作为国内钨产业重要企业,公司一直以来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加速矿山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年处理120万吨钨矿、钨精矿回收率86%以上的产能规模下,企业着力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破解井下人员管理难题。
PART/01 管理难点
1、矿山原有RFID系统仅能实现区域定位(定位精度在几米至几十米不等),无法精准识别人员进出重要区域,无法区分相邻巷道人员。
2、井下多为巷道环境,发生意外后,应急响应无法快速定位受困人员,导致救援滞后。
3、原有系统存在数据延迟和覆盖盲区,难以实时准确统计井下人员总数和人员区域分布情况,影响安全监管。
PART/02 方案概述
项目采用传统UWB方案建设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通过与各业务系统深度联动,实现数据融合与协同管控,最终集成构建“智能管控中心”。
定位系统主要由应用层、服务层、传输层和感知层构成。其中应用层对终端用户提供满足矿山最高标准AQ6210标准的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软件(涵盖AQ/T2051-201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中所有内容)。
PART/03 技术优势
该UWB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容量的特点,系统定位精度最高可以达到0.1m,实现精准定位全覆盖。
且针对市场上UWB普遍存在的定位点位频繁飘动的问题,四相对UWB芯片测量数据进行了底层清洗,极大程度解决了飘动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
PART/04 方案价值
平台集精确定位、监测监控、安全预警、人员考勤、应急救援等功能为一体,可对井下作业人员及设备进行实时位置监测,便于日常科学调度和安全管理,有效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PART/05 硬件配置
项目感知层由本安型定位分站、读卡器和标识卡构成,作为定位系统的核心设备,所用设备均通过国家煤安认证(MA)、矿用产品安全认证(KA)及防爆认证,符合矿山安全使用标准。
PART/06 应急演练实战检验
2025年6月4日,新田岭钨业成功开展井下爆炸物品防燃防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井下维修硐室发生火情,公司智能管控中心利用人员精确定位系统与多系统进行联动对接,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快速锁定火源位置和失联人员,迅速展开应急救援,有效避免了一起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其中,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在应急演练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助力应急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目标,为后续实战应急响应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该系统不仅能够通过实时定位受困人员及救援队员的位置信息,帮助指挥中心快速制定精准的救援方案,大幅缩短救援时间;此外,系统记录的动态轨迹数据还能为复盘优化救援流程提供科学依据。其常态化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矿井安全防控能力,有效降低二次事故风险,同时为构建智能化、可视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依托厘米级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该系统成功实现了对矿山井下人员、车辆、设备等关键生产要素的精准定位与动态追踪,为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均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助力企业进一步筑牢了矿山安全生产防线。
随着《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等政策深入推进,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已成为矿山智能化改造的强制性要求。不论是政策强制要求,还是实际风险管控以及数字化建设的数据需求,区域定位均渐渐无法满足。新田
四相科技矿用人员接近防护系统UWB人员身份识别方案,可融合不同电子围栏技术,在实现预警区域、危险区域分级报警管控的基础上,还能满足政策和实际场景中对人员身份识别的需求,支持不同报警逻辑组合,减少误报警和非必要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以及无权限人员误操作设备事故发生。
2025年4月3日,应急管理部印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仓库安全管理部分建设技术指南》,文中提出了对烟花爆竹企业人员定位的建设要求,要求实现库房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核定人数时的报警功能。作为高危性传统产业,烟花爆竹行业在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