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UWB定位模式主要分为三种:TOA(到达时间)、TDOA(到达时间差)、AOA(到达角度或称为DOA估计)定位技术和这三种技术的混合技术。下面为大家介绍这三种定位模式及优缺点。
TOA模式
TOA通过测量信号在移动终端和三个或三个以上基站之间的传播时间进行定位,采用循环定位。
优点:算法简单、精度最高、基站容量大
缺点:标签功耗大
TDOA模式
TDOA 是基于到达时间差定位,系统中需要有精确时间同步功能。时间同步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有线做时间同步,有线时间同步可以控制在0.1ns 以内,同步精度非常高,但由于采用有线,所有设备要么采用中心网络的方式,要么采用级联的方式,但增加了网络维护的复杂度,也增加了施工的复杂度,成本升高。并且,系统中还有一个专用的有线时间同步器,综合价格比较昂贵。
另一种是通过无线做时间同步,采用无线同步一般可以达到0.25ns,精度稍逊于有线时间同步,但其系统相对来说更为简单,定位基站只需要供电,数据回传可以采用WiFi、Zigbee 等方式,有效降低了成本。
优点:标签功耗低、基站容量也比较高
缺点:算法比较复杂
AOA模式
AOA 定位一般是基于相位差的方式计算出到达角度,一般不单独使用,由于AOA 涉及到角度分辨率的问题,若单纯AoA 定位,若离基站越远,定位精度就越差。
优点:方案简单、成本低
缺点:距离稍长精度就比较差,功耗比较大。
除了以上3种定位以外,还可以使用上述的两种或三种定位技术,比如TOA-TDOA、TOA-AOA、TDOA-AOA等,通过检测并提取相关的定位参数,用于定位解算。混合定位技术可以运用多种定位参数实现定位,综合不同定位技术的特点,在各种定位技术的特性中取长补短,让最终的定位性能得到优化。
热电联产在我国能源产业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支撑着工业生产、城市供热和农村能源供应等多个方面,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从政策法规、企业发展还是社会责任来看,安全稳定、高效清洁和持续发展都是热电厂发展始终遵循的核心原则。01数字化安全管控助力
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一旦发生事故,快速定位和救援被困人员面临巨大挑战,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至关重要,这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推动矿井管理现代
近日,四相科技煤安认证矿用产品再添一员,带屏定位标签成功获得煤安认证,标志着该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符合国家煤矿安全标准。煤安认证是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的简称,是中国针对煤矿行业设备和材料实施的一种强制性安全